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贵州民族研究
主办: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主管: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ISSN:1002-6959
CN:52-1001/C
影响因子:0.614591
被引频次:53130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民族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一个国际论坛和贵州生态文明的答卷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笔者参加202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观论坛系列活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历史展”、“生态文明示范观察点” ”。论坛所提供的一系

近日,笔者参加202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观论坛系列活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历史展”、“生态文明示范观察点” ”。论坛所提供的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印象和经验,使贵阳国际论坛多年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实践、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贵州人民正在努力书写并与国际社会分享的生态文明的贵州答案。 ??

“贵阳共识”改变全员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中国唯一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内外高端峰会。 2009年,贵阳生态文明大会首次亮相,发布了《2009贵阳共识》。 201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部批准,贵阳生态文明大会升格为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论坛致力于汇聚国内外政商、学、研精英开展交流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分享美丽中国的知识、经验和最佳案例,推动实施和完善。政策,抓住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应对生态安全挑战,推动各方增进了解,建立互信,寻找利益交汇点,形成国际、区域、工业议程,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

该论坛形成的“贵阳共识”系列,已转化为恢复自然生态、治理发展环境的制度保障,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建设、社会建设。如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等;率先引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职审计试点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率先设立环保法庭,推动公安法配套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全覆盖;带头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到人,建立省到村五级河(湖)长制度和林长制度。全区禁止网箱养殖,实现无网箱化。鱼动,人转业,保护两河水资源,打造黄金经济带。如今,低纬度高海拔的贵州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留了蓝天、绿地、水清、空气清新的美丽自然。 ??

摆脱贫困,与自然和谐相处??

贵州山区占92.5%。一首民歌唱道:“山高石多,出山可上坡,终年吃不饱,除夕喝米汤。”几十年来,贵州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不懈,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到2020年底,贵州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从2011年的全国第26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20位。今天的五彩缤纷的贵州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模范是当代中国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和谐进步的缩影。 ??

贵州人追随天空,与自然和谐相处。 “米鸭鱼”养殖体系代代相传,山地梯田生态循环。酸汤鱼米汤发酵而成,鲜美可口;辣椒祛湿开胃,老干妈深受欧美追捧。茅台酒采用赤水河天然河水,纯高粱制成,经1800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石斛凉面针黄连肉桂,当地人有病就吃当地的药材。兄弟民族染花衣。染料均由植物发酵而成,无毒无害,图案为手绘。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有机印染、有机医药。这似乎落后于现代的半拍子,但山水秀美,人心淳朴,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

人的本性看似渺小,却因意志而伟大。草坝村村长黄大法,从读书开始学水利。 30多年来,他带领村民挖崖开渠,坚决不迁水进村。开水那一年,全村收获小米80万多斤。从此,我们告别了饥饿的生活。在马怀村,邓英祥打破群山环抱,和村民一起挖隧道进入县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把两个小时的山路修成了一条10分钟的平坦路。如今,原本贫困的村子拥有53辆汽车。赤水河杨长琴以竹编技艺,与留守妇女、残疾人一起脱贫致富,成为全省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龟山红”胡广芬打工创业。目前,他拥有一个大品牌,1000多名员工,10万农民为她种辣椒。 1.5亿美元。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顺天应该为“交通”硬实力做出贡献。贵州人借助季节、温度、山地等自然条件,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数据基地,引进了一大批大数据产业。目前已铺设光纤90万公里,网络带宽平均每秒7G。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苹果、戴尔、腾讯三大设备商均已成功引进。大数据云存储、分析、传输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远程医疗、电力配置、天气预报、交通疏导、辅助决策等领域。 FAST天眼位于贵南平塘。历时22年,建成了世界上孔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天文射电望远镜,利用山脉抵御外界干扰。它可以观测到137亿光年外的天体。开通3年来,在探索外太空生命和寻找新行星的过程中,共发现了99颗脉冲星,形成了天文大数据存储、分析、传输和利用的中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天文界经常在这里举办国际天文活动。大会。贵州公路四通八达,高架桥世界第一。全国有近万座高架桥,贵州垄断了5000座。世界100强高架桥中,贵州有46座。北盘河大桥桥塔高56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架桥。隔山相望,老去不老的生活方式,在天成大道,梦想成真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改变。 “现代、高效、互联”在贵州不再是梦想。 ??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网址: http://www.gzmzyjzz.cn/zonghexinwen/2021/0901/616.html


上一篇:民族迁徙史印在衣服上:珙县出版苗族蜡染图谱
下一篇:贵州黔西南的山区学校里,为什么会有北京的民